極致內卷之下,拼的是誰更沒有“底線”!
瀏覽數:193次 發布時間:2025-06-24 12:55:45 作者:http://www.yohuhu.cn極致內卷之下,拼的是誰更沒有“底線”!
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沖擊下,全球經濟格局劇烈震蕩,國內經濟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。大眾對未來收入的悲觀預期與日俱增,賺錢難成為普遍共識,這使得消費市場寒意陣陣。人們不再輕易為非必需品買單,而是對每一筆支出精打細算,對性價比的追求近乎苛刻。消費者的謹慎態度直接傳導至供給端,商家們發現,貨架上的商品越來越難賣,線上店鋪的流量轉化率持續走低,經營收入大幅縮水。市場活力的衰退又反過來加劇了經濟下行壓力,商家們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,陷入了艱難的困境。
與此同時,全面過剩的產能如同高懸在商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,商家們紛紛卷入低價競爭的漩渦,價格戰從局部蔓延至整個市場,變得愈發激烈。而平臺經濟的崛起雖然帶來了新的銷售渠道,卻也伴隨著高昂的流量成本。商家們為了獲取曝光機會,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流量,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。在多重困境的夾擊下,無數商家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。
在生存危機的逼迫下,許多商家開始不擇手段地壓縮成本。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,從產品包裝到售后服務,每一個環節都成了削減開支的對象。這種做法直接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以次充好、濫竽充數的劣質產品。在電商平臺上,看似精美的商品,到手后卻可能是粗制濫造的殘次品;號稱高科技的電子產品,實際性能卻遠不達標。而在直播帶貨的浪潮中,虛假宣傳、夸大承諾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。主播們為了賣出商品,對著鏡頭信誓旦旦地做出各種保證,然而消費者收到的商品卻與宣傳相差甚遠。由于直播銷售多依賴口頭承諾,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證據留存,消費者維權困難重重,這也使得違規成本極低,進一步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。
如今的商業市場,仿佛陷入了一場沒有底線的競賽。誰能把成本壓得更低,誰能把產品吹得更神,誰就能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利益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堅守品質和誠信的商家反而難以生存,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愈演愈烈,商業倫理和市場秩序遭到嚴重破壞。
在除甲醛行業,這種無底線內卷的現象尤為突出。在各大品牌直播間里,主播們展現出令人咋舌的“服務能力”——無論客戶家中甲醛超標多少倍,無論房屋結構多么復雜,客戶有什么疑慮或者需求,他們都能毫不猶豫地滿口承諾,聲稱可以徹底解決甲醛問題。特別是那些采用招商加盟和代工模式的品牌直播間,為了騙取消費者信任,往往刻意隱瞞真實經營模式,偽裝成直營服務品牌。他們在直播間里營造出專業、可靠的形象,用各種話術打消消費者的疑慮,誘導其下單。
然而,當消費者真正需要服務時,殘酷的現實才會暴露出來。在線下履約過程中,品牌方會迅速與直播間進行責任切割,將服務工作推給各地加盟商或代工服務商。這些加盟商和服務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,常常使用劣質的除醛產品和不規范的施工方法,導致除醛效果根本無法達到承諾標準。一旦出現問題,消費者想要維權,就會陷入品牌方、直播間、加盟商相互推諉的困境。對于直播間主播來說,他們只需要動動嘴皮子,更改一下銷售話術,就能繼續招攬下一批客戶,無需為之前的承諾負責,更不需要其進行履約。這種不負責任的經營方式,讓整個除甲醛行業飽受詬病,口碑跌入谷底,真正用心做服務的企業也被連累,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。
這種無底線的內卷之風,正在侵蝕整個商業生態的根基。如果任其發展,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,也會讓優質企業失去生存空間,最終導致市場的惡性循環。要改變這一現狀,需要政府、平臺、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。政府應加強監管,完善法律法規,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;平臺要落實主體責任,加強對商家的審核和管理;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,堅守商業底線;消費者也要增強維權意識,共同抵制不良商家。只有這樣,才能打破內卷的怪圈,重建健康有序的商業生態。